星期五, 3月 16, 2007

關於死的代名詞

最近一直在庸人自擾該怎樣稱呼“死” 較為合適。一直很抗拒“死死﹗聲﹐雖然自己在日常生活也老愛掛著這個詞做為強調語。


也許是國內報章總是動不動就打個大標題﹐統稱某某在車禍﹑在火災﹑被搶掠的不幸者﹐都歸納為“惨死”。所以令我聽到死﹐就如此被潛移默化為是
“惨死”﹗足見“盡信報章﹐不如無報” 來得好﹐連我這種年屆不惑之年的人也被荼毒。


於是﹐想到英文的
passed away 取代 dead這個字眼。“過世” 的確比“死” 聽起來舒服點。“死”總是令人聯想到“死翹翹” ﹐那種像鳥禽四腳朝天﹐走獸死不瞑目的死相。我認為﹐還是使用“過世”比較妥當。


“過世”即在這世上曾走一會﹐是世上的過客。


倘若“謝世”﹐有點遊戲人間那般玩世不恭瀟灑走一回的味道。


再聯想到“逝世”﹐
音及義都令人覺得死者失去了這世間﹐很悲涼咧﹗


民間還有人稱叫“賣鹽蛋”
去了﹐至於為何有此說法﹐還真耐人尋煩。以前並不認為賣鹽蛋有何不妥﹐不過如果有人說我爸“賣鹽蛋” ﹐我肯定會翻臉。我祈希他真的能安息﹐而不必死後還要幹這他生前沾不上邊的行業。


至於“安息”
則是自欺欺人的慰詞﹐我相信所有的死者真的是安靜地休息﹐但這休息則是永遠沒有氣息了。


在許多中國小說里﹐還讀及有些地方把死稱為“老”
了﹑ “熟” 了﹐甚至“瓜” 掉。

老了﹐好像所有的老者都該老死﹔熟了﹐又如何詮釋是熟了﹐難道像烹煮葷肉般僵硬不動了嗎﹖瓜掉也許取之瓜熟蒂落﹐有種老了就該死的含意。


看了我這篇文章﹐也許您會認為我小題大作。但是﹐請你要相信我﹐千萬別在剛喪親的人面前提起什麼“賣鹽蛋”
去了﹐對人對己是一種尊重。


沒有切身感受死的分離﹐不會體會到那種切膚之痛。如果有人以粵語說我爸瓜了﹐那我的臉色會很難看。


也許我太在意“死”的詮釋﹐也也許我是聽者有心。但請尊重所有的死者﹐體諒死者的親屬﹐使用“死”
這代名詞﹐請謹慎為要。


雪白 2007316 (午間 四時零六分)

沒有留言: